linux下的C開發(fā)6,就用它了,5分鐘把vim打造成舒心代碼編寫工具(linux使用vim運行c代碼)
上一節(jié),小編簡要介紹了嵌入式界被譽為“神之編輯器”vim 的使用方法,朋友們應該了解了 vim 的強大依賴于它的可擴展性,原生的 vim 的確非常簡陋,因此,本節(jié)我們一起來初步配置一下 vim,使其具有比較愉快的C語言代碼輸入效果,如下圖:
安裝 vim
一般來說,在 ubuntu linux 中安裝 vim 是非常方便的,只需執(zhí)行 apt 安裝命令即可:
apt-get install vim
可能中間需要輸入 y 確認安裝,如果一切順利,稍后片刻 vim 就安裝好了。不過,剛剛安裝好的 vim 還是比較簡陋的,如下圖:
不過,看了上一節(jié)內容的朋友應該明白,vim 的強大主要依賴于它強大的擴展性,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配置一下 vim,目的是達到開頭那張動圖的效果。
總體來說,vim 的配置方式分為兩種:一是修改配置文件,再就是添加插件了。事實上,不僅僅是 vim,大多數(shù) linux 下的軟件程序都使用這兩種配置方式。
vim 的配置文件
先來看看修改 vim 配置文件的方式。進入 vim 的底線命令模式(關于vim的幾種模式,可以參考上一節(jié)),輸入
set nu
會發(fā)現(xiàn)代碼顯示行號了,如下圖。
這其實是 vim 自身集成的功能,我們輸入 set nu 命令只是起到開關作用,類似的,在底線命令模式輸入
set bg=dark
即可修改背景色,使代碼看著更加清晰:
類似的設置項還有很多??墒?,如果每次打開 vim 都需要手動設置,就太麻煩了,有沒有更方便的方法呢?當然是有的,只需要把這些設置項寫在配置文件里,每次打開 vim,它都會自動加載這些設置。
那么,寫在哪里哪個配置文件里呢?一般來說,linux 里的大部分程序都會從三個地方加載自己的配置文件,分別是:系統(tǒng)目錄,用戶目錄,和當前目錄。如果將配置文件放在系統(tǒng)目錄里,則配置項對所有用戶都有效。如果把配置文件放在用戶目錄里,則配置項只對該用戶有效。如果把配置文件放在當前目錄里,則配置只對當前工程有效。
這里,我們選擇將配置文件放在用戶目錄里,vim 啟動時會從用戶目錄加載 vimrc 文件,所以我們首先在用戶目錄里創(chuàng)建 vimrc 文件。
$ touch ~/.vimrc
在 linux 中,~ 是用戶目錄的縮寫:
注意,我們創(chuàng)建的 vimrc 文件前面有個“.”,表示它是一個隱藏文件?,F(xiàn)在,我們在 vimrc 文件里寫入
set nuset bg=dark
然后保存退出,之后再用 vim 打開文件,會發(fā)現(xiàn)就自動帶有行號了,而且背景色也按照要求修改好了。實際上,vim 的配置項有很多,下面是我常用的一部分,將下面這些內容放在你的 vimrc 文件里,就能發(fā)現(xiàn) vim 看著舒服多了:
“語法高亮syntax on”tab寬度 set tabstop=4set softtabstop=4″行號set nuset cindentset hlsearchset cindent ” 使用 C/C 語言的自動縮進方式set cinoptions={0,1s,t0,n-2,p2s,(03s,=.5s,>1s,=1s,:1s “設置C/C 語言的具體縮進方式set showmatch ” 設置匹配模式,顯示匹配的括號set linebreak ” 整詞換行set whichwrap=b,s,<,>,[,] ” 光標從行首和行末時可以跳到另一行去”–狀態(tài)行設置–set laststatus=2 ” 總顯示最后一個窗口的狀態(tài)行;設為1則窗口數(shù)多于一個的時候顯示最后一個窗口的狀態(tài)行;0不顯示最后一個窗口的狀態(tài)行set ruler ” 標尺,用于顯示光標位置的行號和列號,逗號分隔。每個窗口都有自己的標尺。如果窗口有狀態(tài)行,標尺在那里顯示。否則,它顯示在屏幕的最后一行上。”–命令行設置–set showcmd ” 命令行顯示輸入的命令set showmode ” 命令行顯示vim當前模式”–find setting–set incsearch ” 輸入字符串就顯示匹配點set hlsearch
vimrc 文件使用雙引號的一邊作為注釋符號。更多的配置項,可以參考 vim 的手冊,在底線命令模式輸入 help 即可看到手冊??赡芩怯⑽牡模贿^小編弄到一份中文版的手冊,如果有朋友需要,可以在評論區(qū)留言。
vim 的插件
通過設置配置文件,能夠開關原本集成在 vim 中的功能。但是如果希望使用原本 vim 沒有的功能,就需要借助于插件了。vim 提供了腳本語言,我們可以開發(fā)專屬自己的插件。當然,也可以使用別人做好的插件,事實上,有些插件相當好用,文章開頭的代碼補全和代碼提示功能,就是借助于別人做好的插件實現(xiàn)的。
vim 官方網(wǎng)站上免費提供了很多插件,至于如何獲取,可以參考【linux學習系列文章第九節(jié)】。
vim 的插件,我們還是將其放在用戶目錄下,首先需要創(chuàng)建 vim 目錄:
$ mkdir ~/.vim
所有 vim 的插件都安裝在此。先來看看 vim-autocomplpop 插件,它能夠搜索當前文本,實現(xiàn)聯(lián)想補全。下載好該插件以后,將其復制到 vim 目錄,
$ mkdir ~/.vim
還記得在第一節(jié),我們搭建的 windows 和 ubuntu 的共享文件夾嗎?如果有朋友不知道如何把 windows 上下載的文件傳到 ubuntu,可以直接把下載好的文件放在共享文件夾里,然后執(zhí)行下面這條命令:
$ cd ~/.vim$ cp /mnt/hgfs/vmware_share/vim-autocomlpop.zip .
這樣就把 vim-autocomplpop 插件復制到 vim 文件夾了,接著,執(zhí)行解壓命令就可以了。
解壓成功后,插件就安裝好了?,F(xiàn)在,再使用 vim 打開代碼文件,可以發(fā)現(xiàn) vim 已經(jīng)支持聯(lián)想補全功能了。
但是, vim-autocomplpop 插件只是支持上下文的聯(lián)想補全,它并不支持結構體的補全,例如文章開頭,輸入 . 或者 -> 都不能觸發(fā)正確的自動補全功能,這就需要借助于 omnicppcomplete 插件和 ctags 工具了。安裝和配置過程是類似的,可以參考本節(jié),和之前的文章,這里小編就不贅述了。
總結
本節(jié),我們一起了解了 vim 的兩大配置方式。事實上,不僅僅是 vim,linux 中的大部分開源程序軟件都是這樣配置的,這么看來,linux 中的程序軟件配置,也沒什么神秘的,對不?
歡迎在評論區(qū)一起討論,質疑。文章都是手打原創(chuàng),每天最淺顯的介紹C語言、linux等嵌入式開發(fā),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一波吧,可以看到最新更新和之前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