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申請書填寫須把握的6個要點(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申報書)
申請書的撰寫是項目申報過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申請書是評審專家評審項目的依據(jù),申請人的思想應在申請書中充分展示出來,因為申請人在初審時沒有機會和評審專家見面,評審專家對項目的判斷完全依據(jù)申請書,一份好的申請書應該是“外行看了感興趣,內行看了有水平”。申請書的填寫要把握以下環(huán)節(jié):
01 科學選題
課題的選擇在申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選題是否恰當直接關乎科研工作能否順利展開,關乎能否批準立項。在申報科研項目過程中,申報成功與否,選題是很關鍵的一步,科研項目的選題要具有創(chuàng)新性、實用性,讓評審專家認為該項目具有研究價值。
要使選題應具有創(chuàng)新性,需要申報者在選題時應充分作好前期調研和查新工作,避免所研究課題的重復。筆者申報的課題創(chuàng)新性在于可促進對資本主義時期俄國史的研究。國內學界對 1861 年農民改革這一俄國歷史關鍵時期的關鍵事件尚未作為專題進行系統(tǒng)研究,成果不僅篇幅有限,介紹不夠全面,而且深入的 分析和評論較少,無法展現(xiàn) 1861 年農民改革的全貌,本課題擬在占有大量中俄文資料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研究成果,以期追蹤國際學術前沿,豐富我國對本問題的研究。
筆者申報的課題的實用性是這樣體現(xiàn)的: 一是為中國改革提供鑒戒,研究 1861 年改革時國內阻力被成功化解的原因,揭示改革的經驗教訓,探索其中蘊藏的改革規(guī)律,為當代中國的改革提供鑒戒。二是為促進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服務。1861 年改革的遺留問題導致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俄國產生了嚴重的農業(yè)危機, 農民的動亂和起義不斷,孕育了十月革命的根源。對農村的現(xiàn)代化改造是國家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長期而 艱巨的任務,解決好農民問題,是實現(xiàn)國家長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另外,課題名稱一定要精雕細琢,達到新穎、簡練、明了,不能太空洞,要給評審人員一看就知道你要研究 的內容或方向是什么。名稱字數(shù)不宜太多,太長。
02 檢索工作要全面?
“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其趨勢”一欄,是申請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立論的依據(jù)。要搞清楚自己所選擇的研究內容,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狀,都有哪些人在進行研究,在哪些領域研究,從哪些角度研究,用什么方法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還存在什么問題,還有哪些領域沒有涉及或研究的不夠深入,針對前人的研究基礎,自己計劃從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采取怎樣的思路進行研究。
撰寫該部分時,一定要盡量全面地檢索國內外相關文獻。筆者與他人曾經討論過,國內和國外哪一部分 更重要? 結論是同樣重要。像我校這樣層次的申報者在論證這一部分時,往往重視對國內研究狀況的梳理, 對國外的研究狀況就不甚了了; 名校的一些年輕的申請者,一般英語較好,認為國外的研究就代表了先進水平,十分注意對國外研究成果的檢索,疏于對國內研究工作的檢索。這都是片面的。國內的不少研究者們可 能在相關的領域中都做了大量高水平的工作,我們應該看重自己的成果,并給予充分的肯定。同行評議專家 們可能也正在進行相關方面的研究,若看到自己的成果被檢索到且得到恰當?shù)脑u價,在評議時會有一份好心情。筆者申報教育部項目時系統(tǒng)地梳理了國內外的知名學者對本課題研究的學術史,涉及已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包括專著和論文,都研究了哪些方面,包括改革的原因、改革的準備、改革的實施、改革的評價等; 通過對學術史的系統(tǒng)梳理,找出非常重要、但卻研究得很不足的問題有哪些,也就是你的研究空間所在。
03 課題的研究內容要有創(chuàng)新性?
創(chuàng)新是科學研究的靈魂,也是科研選題的一條根本性原則。所謂創(chuàng)新性,就是指所選定的研究課題應當 是前人所沒有解決或沒有完全解決而預期能取得成果的科學問題。評審專家往往都具有寬闊的學術視野和 敏銳的學術判斷力,沒有創(chuàng)新性或創(chuàng)新性不強的項目肯定難以獲得立項,因此研究的內容是否有創(chuàng)新性是決 定申報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撰寫申請書時,最好是研究內容、方法、視角要突出一個“新”字。
04 前期成果要有說服力?
在申報書申報人個人信息中,要求填寫申請者承擔省級以上社科研究項目情況以及完成情況和申請者本人近三年來主要研究成果,其實是要求申報者在申報項目前要做好充分的學術準備。所謂學術準備是指 有豐富的前期積累和深入的、具有前瞻性的思考,體現(xiàn)在課題論證中就是有切實的、有說服力的前期研究成 果。任何創(chuàng)新都是在前期不斷地學習、研究、積累中產生的,前期成果是證明申報者有能力完成申報課題研 究實力的佐證,因此有直接關系的前期成果對于申報能否成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凡獲得教育部社科基金資助的項目都有與申報課題相關的、在業(yè)內有影響的學術成果作為支撐,以反映申報者的深厚功底和研究實力。
05 搭建科學合理的研究團隊?
完成每一項課題都需要一支結構嚴謹?shù)膶W術團隊,依靠集體的智慧與力量。因此,課題組成員組成是否合理,決定了課題研究能否高質量、高效率的順利完成,能否產出精品成果。搭配科學合理的課題組成員,組 成一個高質、高效的研究集體是課題申報能否獲準立項的一個保障。課題組成員一定要在年齡、職稱、學歷、 研究專長或研究方向上合理搭配,要形成梯隊,避免非研究本課題的人員加入。筆者的科研團隊成員都是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張廣翔、雷麗平、許金秋均從事俄羅斯歷史與文化的研究,在俄國史研究方 面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研究經驗,作為工作基礎的展示,團隊的每個成員均有與本課題有關的高水平的論文,他們的論文均是核心期刊,有 3 篇是在世界歷史、2 篇在吉大學報、1 篇在東北亞論壇、1 篇在西伯利亞研究發(fā)表。
06 注意參考文獻的權威性和時效性?
項目申請書中要求填寫資料準備情況,即參考文獻準備情況。專家在考慮如果項目被批準了,你是否有 能力和水平完成研究? 你是否有研究基礎? 參考文獻可反映申報者對課題研究現(xiàn)狀的把握,以及其學術積累和研究眼光。在填寫參考文獻時,筆者認真篩選,展示精華,將與研究本課題相關的、權威性的、俄羅斯學 者的最新學術成果( 2004 年出版的) 列入參考文獻,主要列舉了文件匯編類、著作類和論文類三類成果,著作類成果列舉的是德魯日寧、安菲莫夫、里特瓦克、扎哈羅娃、梁申柯這些知名學者的著述; 列舉的是刊登在《歷史問題》、《祖國史》、《近現(xiàn)代史》、《莫斯科大學學報》雜志上的論文類成果。
參考文獻:
[1] 楊官娥. 關于申報科研項目的體會[J]. 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 1) : 93 - 94.
[2] 季建林. 中標和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的體會[J]. 江海縱橫,2008( 6) : 89 - 90.
[3] 余慶來. 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科學基金,2008( 6) : 110 - 112.
[4] 楊蘭. 論如何提高科研項目申報獲準率[J].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2003( 6) : 115 - 116
[5] 王晴,石冰. 科研基金項目申請書的寫作程序與技巧[J].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3( 3) : 429 - 432.